返回 顶部

中国社区报:“善养、善育、善助、善治”广州市一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经验获点赞

来源:广州从化发布 发布时间:2022-11-21
字号: [小] [大]   
来源:广州从化发布 时间:2022-11-21

点赞!从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做法登上《中国社区报》

对近年来广州市从化区民政局

围绕“两大聚焦”“四个维度”

的社区服务体系

进行了有关报道。

社区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社区考察,要求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近年来,区民政局紧抓发展机遇,坚持顶层设计与问需于民,将社区服务、乡村治理、乡村振兴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结合,围绕“两个聚焦”“四个维度”,搭建“家门口”的社区服务体系,让居民享受高品质的社区服务。


“两大聚焦”明方向

        在工作中,区民政局聚焦“重要战略目标”和“群众期盼”两大方面,坚持顶层设计与问需于民,搭建社区服务体系。

        聚焦重要战略目标。区民政局强化顶层设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重要指示精神,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主攻方向,以增进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基本前提,以健全党组织领导、多方参与、“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根本目标,以发挥村民作为“建设者、管理者、受益者”的作用为着力点,打造从化乡村社区服务试点项目,先后选取江埔街凤二村、鳌头镇帝田村、吕田镇三村村为试点,建设“枢纽增能型”村级社工站,探索出“一站、三平台、四基地、幸福+”(一站即乡村社工站,三平台即爱心到家、如愿行动、社区基金,四基地即村民自治基地、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志愿服务基地、乡村文化传承基地,幸福+即幸福食堂、幸福衣坊、幸福学堂、幸福童享、幸福义诊、幸福义剪)的社区服务模式。


        聚焦群众期盼。区民政局坚持把群众关切作为民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的工作要求,坚持以困难群众需求为导向,选派专业社工下沉社区,推动服务资源下沉社区,以长者、残障人士、留守困境儿童、困难家庭等为重点,建立“一人一档”动态建档,精准对接困难群众需求,深入开展社区养老、儿童关爱等服务,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兜底保障等工作,把困难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解决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四个维度”聚善力

        区民政局以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出发点,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服务,从“善养、善育、善助、善治”四个维度共建高品质社区服务。


        老有善养。为解决长者“做饭难”问题,区民政局利用江埔街凤二村、帝田村和碧水新村闲置公共空间试点建设“幸福食堂”,按照“因地制宜、多方联动”的思路,采取政府补贴、村民共建和慈善助力的模式,打造以幸福食堂为核心,以配餐助餐为抓手,形成“幸福食堂+邻里互助”“幸福食堂+德孝乡贤”“幸福食堂+健康管理”等“幸福食堂+”服务模式。社工和志愿者在参与助餐配餐过程中有效了解长者服务需求,同时也提供义诊、义剪、洗衣、清洁、居家改造、节日慰问等服务,不断满足助餐、助医、助洁、助乐等养老服务需求。


        幼有善育。近年来,区民政局围绕“幼有所育”,打造“幸福童享、幸福学堂”等服务品牌,发挥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基金的联动作用,为乡村留守困境儿童逐一建档、开展专属暖心包订制关爱服务和个案管理工作,同时开设科学小实验、儿童议事协商会、小小主持人等多元化学堂,让乡村儿童在家门口享受丰富的社区服务。截至目前,“幸福童享、幸福学堂”服务惠及乡村儿童超6000人次。

        困有善助。区民政局立足社区困难群众需求,整合社区慈善资源和社会力量,打造“如愿行动、爱心到家、社区基金”三大服务平台,挖掘和汇聚社区内外资源,为社区发展注入所需资源,并将资源精准输送给有需要的人,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米”。其中“如愿行动”平台是广东省首个采用信息化手段来实现困难群众“微心愿”的众扶互助平台,依托镇街社工站社工、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深入城乡社区收集困难群体需求,筹集款项和物资,实现积“微”薄之力,聚众善之心,满足困难群众的“微心愿”。截至目前,“如愿行动”平台已发布2939个心愿困难群众微心愿,2907个心愿被成功认领,2746个心愿已被成功点亮,共20488人次奉献了爱心;“爱心到家”平台为社区孤寡困难群众提供生活用品和粮油肉菜等平价实惠商品,惠及1359户困难家庭;“社区基金”平台合计筹集捐款144.2万元,广泛应用于社区教育、文化、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

        多方善治。在社区服务方式及主体上,区民政局重点构建多方参与、创新服务的模式,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深入研究总结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路径,试点打造“村民自治基地、志愿服务基地、社会组织培育基地、乡村文化传承基地”四个阵地,促进各方力量协同合作,在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前提下,形成社区服务联动合力,带动乡村社会服务走向精准化、精细化。同时以行政资源撬动社会资源导入,启动“探索乡村力量”“我创碧水”等标杆性的公益创投项目,累计支持32家社会组织的公益服务落地实施,逐步形成了“围绕一个核心”“搭建两级平台”“创新九步培育”的“129”社会组织培育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从化特色的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之路。

文图:李烨威通讯员区民政局宣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