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搞好养老事业要靠年轻人,但不能光靠年轻人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3-10-17
字号: [小] [大]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3-10-17

近日,有媒体报道,西安、杭州等地正在吸引年轻人加入养老事业。比如,西安就业扶持政策明确,应往届毕业生进入养老服务机构专职从事一线养老护理工作的,将视学历层次给予3万至5万不等的入职奖励;又如杭州市滨江区招募年轻人入住养老院,以志愿服务抵扣房租。

一些地区的养老事业对年轻人比较友善,提供了较多的支持措施,对补充养老护理人员不足、丰富养老服务,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这种对年轻人的倾斜措施有一定的特殊性,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

以报道提到西安和杭州来说,西安的支持措施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多项举措的一部分,补贴办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毕业生就业。并且,这笔钱是分3年发放的,一个本科生的奖励总额是5万元,以36个月计算,平均每月的补贴金约为1388元。鉴于一线护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该奖励能对本科生产生多大的激励,还有待观察。而杭州滨江区的阳光家园养老项目,本质上是以陪伴服务换房租,但由养老院为年轻人提供住房,其本身的经营成本就不低。

就建立普惠性、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吸引更多人入局养老事业而言,关键还是要考虑到社会发展的现状,把目光投向所有人群,建立养老责任共担的社会机制。客观来说,传统观念对大学生所从事的工作是有某种期待的,即便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期,大学生众多,但这种期待在现阶段仍有一条基础线。而护理工作十分辛苦,薪资待遇、发展前景不高。在这样的现状下,期待大学生去一线当护工并不现实。当下主要的护工群体,还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1000多块钱的补贴,在大学生眼里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在这些主要从业者或潜在从业者那里,却可能有着更大意义,能够更大程度地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激励更多人加入养老事业,弥补人员的紧缺。

财政是有限的,在服务供给滞后于需求的时候,一定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让福利惠及到行业的主要从业者,增强他们做下去的信心。至于年轻人参与养老事业的方式,是需要通过产业发展和教育政策来发挥作用的。在产业发展上,要看到老人既有护理服务的需要,也有情感陪伴的需要。就后者而言,年轻人身上的创造性能为养老服务开拓更多空间。这两年,河南一家“最潮养老院”很受关注。这家养老院的开办者是一位95后,用年轻的理念满足老人们的精神需求。这种新的业务模式,有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可能性,也给了我们新的启示。

在教育政策上,有必要激活在校大学生,让他们更深层次地参与到老人情感陪伴的公益服务中。比如,是否可以将陪伴失独老人、养老院老人作为学生校外实践的必修学分,由社区或养老院计算时长,达到一定小时数才能获得学分。这种方式不仅能缓解社会服务的供给不足,还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老人的实际需求、心理需求,让他们在实践中有所感悟,进而发掘更有利于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创造更适宜老年人需要的科技产品。

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而要搞好养老事业,就需要将养老责任由社会共同分担。(马佳一)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