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日本老龄化社会的侧影:父亲老了,儿子写下这本陪护日记

来源: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发布时间:2023-02-17
字号: [小] [大]   
来源: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时间:2023-02-17

北京晚报 | 作者 亦邻

《父亲:一个儿子的陪护日记》[日]盛田隆二著 姚奕崴译 上海三联出版社

        《父亲——一个儿子的陪护日记》讲述了一个关于照顾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父亲的动人故事。母亲突然病逝后,父亲被诊断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儿子盛田隆二肩负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本书真实记录了父亲从患病到逝去十年间的晚年生活,以及作者陪护父亲的点点滴滴。作者在照护身患阿尔茨海默症父亲的同时还要照顾罹患精神分裂症多年的妹妹,在此期间,妻子因腰椎间盘突出经历了半年卧床治疗,也需要作者的照顾。这个故事也反映出老龄化社会的一个侧面。

        书中关于母亲的描述不多,但特别打动我。刚退休的母亲接受医师协会会长的邀请,成为首个“上门护理站”的首任负责人参与筹备工作,虽然此时的她已经患有帕金森,但她依然想去工作,为了工作,她还向儿子学习电脑。母亲虽然忙得团团转,“但她眼里充满了光”。当病情恶化,面对几乎不可治愈的顽疾,她依然信心十足,咬牙进行痛苦的康复训练。即使这样,心里还记挂着父亲和妹妹。

        母亲虽然在临终前因为家族遗传疾病帕金森而备受折磨,但她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头脑始终是清醒的,并且她获得儿子发自内心的敬佩,即便在虚弱的时候,依然能给儿子以力量。她一直在工作,一直在学习,一直在为他人提供价值,积极乐观!

        作者认为父亲是个大男子主义者,自私、冷漠,他会烦半夜咳嗽的母亲:“烦死人了,让人怎么睡觉!”许多在当时看来很冷漠的事情,后来作者认为是父亲不愿接受母亲患上不治之症,这也许是的,但是还有另一个可能,就是那个时候父亲已经处于认知症的初期阶段。我们知道认知症不会突然而至,早期的症状里就有对生活没有目标感,对周围的人事冷漠、自私等,而早期症状即便同住的人也很难发现,更何况很少见面的儿女呢?

        虽然认知症的成因有很多,但是假如可以一直让自己处于学习的状态,对世界充满好奇,尽可能多与人面对面地说话聊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适度的运动,再加上好的睡眠以及健康的饮食,那么我们的大脑就会处于活化的状态,这样不仅不容易有认知症,一些基础疾病,也会得到较好的管理。

        这一点我父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母亲中风后,父亲把照顾母亲当作了自己的生活目标,稍重的家务活父亲都不让母亲干了,尤其是年岁更长之后,更是把母亲照顾得十分妥帖,连毛巾都不让她洗。无论去哪都伴随左右,家里新买的电器一概由他操作,母亲得不到了解新事物的机会,这样一来,母亲越来越懒,越来越依赖父亲,慢慢连话都懒得说了。

        父亲好奇心大,家里的东西坏了,师傅上门修理时,他总是跟在一旁不停地问,很爱琢磨。平日父亲还爱看报,每天读报给母亲听。这大概是父亲虽然长母亲8岁,但临终前依然保持头脑清醒而母亲却有认知症的原因之一吧。

        父亲临终前在医院的二十几天很痛苦,我是事后看了一些临终关怀的书,才发现我们原本可以让老人家走得更安宁些的,只怪当时太无知,完全不知道“安宁疗护”的概念,直到他老人家走,我都没让他痛快地喝上一口水,因为医生说心衰要严格控制饮水,尽管当时我们知道父亲三大器官严重衰竭,时日无多。所以确切地说,能否走得安宁,更重要取决于我们对死亡这件事了解多少并为之做了多少准备。

        大部分儿女对父母的事、父母之间的情感都不甚了解,书中酷爱书法的父亲为什么后来不再写书法?父亲对母亲只有依赖吗?父亲为什么对待患病的母亲那么冷漠?这些答案作者都是根据回忆以及在父亲的遗物中去寻找答案的,而这些答案不是百分之百确定,是分析推理出来的……

        我想成年后的我们假如能早一点和父母聊聊天,花点时间听听他们唠叨,引导他们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让我们彼此更了解对方;如果更早一点和他们一起规划老年生活,和他们商量出一个让我们逐渐参与到他们的老年生活中去的阶段性计划,一起学习如何面对衰老和死亡的知识,了解一些安宁疗护……

        “不给孩子们添麻烦”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学习关于衰老的知识,在照护父母中近距离认识衰老和死亡,为迟早到来的衰老和死亡做好心理建设,这才是真正的不给孩子添麻烦。

也许只有这样,在告别这个世界时,照护与被照护的双方都会少一些痛苦。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